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论文集 >

猪的分子遗传评定与繁殖调控

时间:2012-07-13 来源:中国种猪信息网 作者:张嘉保


  繁殖是养猪生产中的关键环节。发展肉猪业的中心任务是增加猪的数量和提高其质量,而数量的增加和品质的提高都需要繁殖过程才能实现。调整和控制猪繁殖的过程,充分挖掘其繁殖潜力,是发展养猪业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当前,我国规模化养殖场中的繁殖问题日益突出,集中表现在良种种猪繁殖效率低下和繁殖障碍频发两个方面,已成为养猪生产的一大障碍,严重影响了养猪业的正常生产、经济效益和农牧民增收,并对畜产品食品安全构成威胁。随着我国养猪业集约化和规模化的发展,猪的繁殖障碍已经成为普遍存在于大、中型养殖场的重要疾病。据报道,我国母猪不孕症发病率达15%-30%,仅非传染性繁殖障碍导致的母猪空怀,每年在全国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上百亿元。目前我国猪年均繁殖2.0~2.1窝,窝均活仔数9~9.5头,每头母猪年生产肥猪16~17头;而发达国家(美国、法国、比利时、意大利、荷兰、加拿大等)生产水平为年均2.2~2.4窝,窝均活仔数10~12头,每头母猪年生产肥猪20~22头。可以看出,我国养猪的繁殖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
1 种猪的分子遗传评定与早期选种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通过常规育种技术的改进和BLUP等方法的应用,动物的许多重要经济性状都在遗传上得到了很好的改良,如:生长速度、背膘厚度、瘦肉率等等。但是由于繁殖性状是遗传力较低的数量性状,常规育种手段对其选择进展缓慢,改良十分有限。建立基于分子生物学的种猪遗传评定技术体系和基因诊断平台,并用于选种实践,对加快猪的产业水平有重要作用。繁殖、生长发育和肉质性状是养猪生产中的重要经济性状,是影响养猪生产水平的关键问题。长期以来,我国猪的繁殖率、瘦肉率、生长速度较国际优良品种低,而常规繁殖育种方法已很难使之大幅度提高。利用分子遗传标记技术,可以系统研究影响猪繁殖、生长和肉质性状的基因,从而建立主要经济性状的基因诊断方法,把标记辅助选择应用于猪的育种实践,为品种资源高效利用和优质特色猪肉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加快猪的育种进程、促进养猪产业发展提供依据。
1.1 猪繁殖性状的分子标记
1.1.1种公猪精液品质的候选基因与QTL
  Huang等(2002)发现在不同气温下,热应激蛋白70.2 (heat shock protein 70.2, HSP70.2)基因5′调控区部分突变与精子活力、精子密度和畸形率等性状有相关关系。鉴于肌动蛋白(actin)参与精子受精过程中的顶体反应,Lin等(2006)研究发现猪β-actin (ACTB)基因内含子3及外显子4的4个突变位点的不同单倍型与种公猪精子活力、畸形率及出生活仔猪数显著相关。Xing等(2009)利用54个全同胞家系的206头F2代白色杜洛克×二花脸种公猪,针对183个微卫星标记,定位了可能影响种公猪射精量和射精次数的QTL,分别位于15号和17号染色体。以上这些分子标记若能进一步深入研究,应用于育种实践,对猪的生产将产生重要影响。
1.1.2 猪产仔数性状的分子标记与应用
  产仔数是猪最为重要的经济性状,如果能够增加断奶后仔猪的数目,无疑将给养猪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因此,国内外对影响该性状的主基因和标记基因做了大量研究,尤其我国太湖猪的高产仔数引起了国内外研究者的极大兴趣。目前,已能够应用于育种实践的促卵泡素β亚基基因(follicle-stimulate hormone beta subunit, FSHβ)和雌激素受体基因(estrogen receptor, ESR)是猪产仔数性状两个最重要的候选基因。
(1)FSHβ基因与猪产仔数
  促卵泡素(follicle-stimulate hormone, FSH)是垂体前叶嗜碱性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激素,由非共价键结合的α和β两个亚基组成的异质二聚体。β亚基决定着激素的生物学特性,通过与位于靶细胞膜上的促卵泡素受体(FSHR)结合,经过受体介导将信息传递到靶细胞内,与黄体生成素(LH)一起作用于性腺,促进动物性成熟和保持周期性的繁殖能力。猪FSHβ基因位于染色体的2p12-16区域,基因全长10 kb,包括长为6 kb的5′端调控区和4 kb的转录单位,由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组成,编码111个氨基酸的蛋白质。
  1999年,中国农业大学赵要风等首次将FSHβ基因作为控制猪产仔数的候选基因,并与其进行相关分析,发现FSHβ基因在intron 1中靠近exon 2的区域有一个292bp长的逆转座子插入突变,并具有RNAPolⅢ的启动区结构(A区和B区)。证明该基因座位在约克夏、长白和杜洛克等商品猪中与产仔数紧密连锁,其中BB纯合子比AA纯合子母猪平均每胎多产仔1.5头。推断FSHβ座位是控制猪产仔数性状的主效基因或与主效基因存在紧密的遗传连锁。
  随后,国内大量学者对其进行验证,包括:陈杰等(1999)采用PCR-SSCP方法研究二花脸猪FSHβ与产仔数的关系,发现其与产仔数性状显著相关,贡献率达到10%以上。朱猛进等(2000)应用PCR-SSCP方法对152头姜曲母猪的FSHβ基因进行分析发现不同基因型的母猪乳头数差异显著。杜立新等(2002)报道莱芜猪、杜里猪和长白猪的插入片段分别为275bp、277bp和274bp,具有Alu限制性内切酶识别位点。罗仍卓么等(2007)利用北京黑猪再次证实FSHβ基因逆转座子多态性与产仔数的关联。Liu等(2009)利用3个中国猪种和2个欧州猪种对此逆转座子的不同基因型进行RT-PCR,发现该逆转座子负调控FSHβ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了产仔数性状。目前,国内多家猪育种公司鉴于该基因座位对猪产仔数的显著影响,利用此标记进行选种育种,取得了明显的改良效果,使产仔数平均提高了约0.5头。笔者等对松辽黑猪和军牧1号白猪的研究表明,FSHβ基因的F等位基因影响高总产仔数。
(2) ESR基因与猪产仔数
  ESR是属于甾体激素受体(steroid hormone receptor, SHR)大家族的一种核受体,可介导雌激素实现其功能,包括α和β两种亚型。结合了配体的ESR与特定的DNA序列如雌激素应答元件相互作用可以改变雌激素基因的转录,从而通过对雌性第二性征、繁殖周期、生殖力和妊娠维持的影响,在胚胎的生长发育中起重要作用。
美国的Rothschild实验室自1991年开始研究的第一个繁殖性状候选基因即是ESR基因,利用含50%梅山猪血缘的两个合成系包括50个全同胞家系的161头母猪为材料,对位于1号染色体ESR基因进行RFLP分析,发现PvuⅡ酶切位点的一个有利等位基因B(有3.7Kb带)与高窝产仔数有关。纯合子BB母猪第一胎产仔数和产活仔数比纯合子AA(无3.7Kb带)母猪多2.3头(P<0.01),所有胎次的产仔数多1.5头(P<0.01)。而后Short等(1997)又用英、美PIC公司的4个以大白猪为基础的商用品系4262头母猪的9015窝扩大试验,以PCR-RFLP技术检测ESR基因的基因型,有利等位基因纯合母猪比非有利等位基因纯合母猪第一胎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分别多0.91头和0.80头,以后胎次的产仔数均多0.68头。
  据此,国内对ESR基因进行了广泛的研究。陈克飞等(2000)、李凤娥等(2000)和张淑君等(2001)检测了不同品种猪ESR基因的PvuⅡ-RFLP,结果均表明我国地方猪种ESR基因的优势基因B的频率高于引进猪种,这与Rothschild等认为B基因频率与产仔数呈正相关的结论一致。鉴于FSHβ与ESR基因都对猪繁殖性能有重要作用,许多学者将这两个基因座合并来分析其对猪产仔数的影响,如刘婵娟等(2009)发现合并基因型对初产和经产胎次的产仔数影响显著(P<0.05) ,优势合并基因型BBBB的母猪比AAAA合并基因型母猪的初产总产仔数和活产仔数分别多2.54 和2.65 头/胎,经产总产仔数和活产仔数分别多2.29和2.35头/胎,并且合并基因型对产仔性状的遗传效应并非各基因型效应的简单相加。笔者等以松辽黑猪和军牧1号白猪为试验对象,采用PCR-SSCP方法对ESR基因第一外显子部分片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含有B等位基因的AB和BB在总产仔数(TNB) 和产活仔数(NBA)方面显著高于AA,同时发现ESR基因PvuIl位点的多态性对仔猪初生重、20日龄重和60日龄重没有显著影响。此结论与国内外的多数报道相同,说明ESR基因在提高母猪产仔数的同时并未对仔猪出生后的生长和增重产生影响,没有引发负效应。
  现已证实ESR基因是控制产仔数的主基因或与其紧密连锁,并且该基因与猪的生长发育性状及胴体性状之间不存在负的基因多效性影响,是目前预测产仔数最好的标记,其基因频率在国外猪种和中国地方猪种中的分布有较大差异,这对利用DNA标记进行辅助选择以改良猪产仔数性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猪的生产中现已利用ESR 基因进行标记辅助选择来提高窝产仔数,并结合标记辅助渗入技术培育产仔多、生长快和背膘薄的新的母本群体。美国PIC猪育种公司将ESR基因加入核心群母系的选择指数中,使产仔数遗传进展提高了近30 %。

1.2 猪IGF-I基因表达及多态性与生长性状的相关

  笔者等选用松辽黑猪、野猪、杜洛克猪、长白猪和大白猪,通过RACE、实时荧光定量PCR和PCR-SSCP方法,研究了猪IGF-I基因的结构、表达特征、SNP以及与生长和胴体性状的相关性,为进一步从分子水平进行该基因的表达调控研究和猪的超早期选种和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松辽黑猪IGF-Ⅰ基因外显子1和外显子2选择性的拼接到外显子3上分别产生Ⅰ类和Ⅱ类IGF-ⅠmRNA转录子;在松辽黑猪IGF-I cDNA的3’末端没有发现外显子5的序列,推测松辽黑猪肝脏中IGF-I基因的绝大部分转录产物可能只使用外显子6,翻译成蛋白质IGF-IA。两类IGF-I mRNAs在松辽黑猪的各种组织中均表达,而且Ⅰ类IGF-I mRNA>Ⅱ类IGF-ⅠmRNA;两类IGF-I mRNAs在松辽黑猪、野猪、杜洛克猪、长白猪和大白猪的肝脏和肌肉中差异均不显著。 肌肉中I类IGF-I mRNA和II类IGF-I mRNA的表达水平均与日增重呈显著的正相关,肌肉组织中的I类IGF-I mRNA的表达水平和腿臀比也呈现很高的正相关 。 松辽黑猪IGF-Ⅰ基因外显子4处存在一A→G同义突变,AA型个体猪的日增重高、背膘厚、瘦肉率低。
1.3 猪H-FABP基因遗传多态性及与肉质性状的相关研究
  笔者等选用松辽黑猪、军牧1号白猪、PIC猪、长白猪、大白猪、杜洛克猪和松野杂交猪共计127头作为供试群体,利用PCR-RFLP方法检测了不同品种猪H-FABP基因5′-上游区和第二内含子区的遗传多态性,并对H-FABP基因的多态片段进行了克隆测序,以确定酶切位点变异的位置和突变的碱基类型。结果表明,在HinfI和HaeIII多态位点上,7个猪种中均发现了多态性,在MspI多态位点上,除松辽黑猪、长白猪和松野杂交猪仅表现为AA型外,其它猪种均表现出多态性; HinfI多态性是由于1324位发生T→C的转换,HaeIII多态性是由于1811位发生C→G的颠换, MspI 多态性是因为1489位发生T→C的转换; HinfI和HaeIII多态性对IMF含量有显著影响,MspI多态性仅对PIC猪的IMF含量有显著影响; 松辽黑猪、PIC猪、长白猪、大白猪、杜洛克猪和松野杂交猪IMF含量最高的基因型组合依次为 “dd-HH” 、 “dd-HH-AA” 、 “DD-HH” 、 “Dd-HH-aa” 、“dd-HH-aa”和 “Dd-HH”。通过提高最佳基因型组合的频率可以增加肌内脂肪含量,以达到改善肉质的目的。

1.4 猪ob基因与繁殖、肉用性状的相关研究

  笔者等采用生物信息学的手段对猪ob基因结构、潜在的调控元件及蛋白结合位点、密码子使用频率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建立PCR-RFLPBi-PASA,研究了松辽黑猪ob基因的多态性类型和分布,并与肉质性状、繁殖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猪ob基因第二内含子G1112A位点发生的G→A颠换可能导致此处增加一个调控元件RORalp因子。在松辽黑猪(群体)中,G1112A位点与G3714T位点之间处于连锁不平衡状态。 T3469C位点与平均背膘厚 ,瘦肉率 ,总产仔数存在显著相关。 G3714T位点与瘦肉率 ,总产仔数 ,20日龄重 存在显著相关。
2 生殖激素在猪繁殖障碍治疗与提高繁殖力中的应用
  母猪繁殖障碍是指与繁殖相关的性状异常而造成的繁殖力下降、暂时性或永久性不能繁殖等,例如发情异常、乏情、不孕、胚胎早期死亡、流产、死胎、产仔不足等等。总体估计,因母猪繁殖障碍引起的繁殖力下降达20-30﹪,一些猪场后备母猪不发情率高达50﹪,约有10%母猪断奶后长期不发情。公猪性欲缺乏、配种能力低下的比例也很大。合理使用生殖激素,可有效地治疗发情异常、乏情、不孕、胚胎早期死亡、流产、死胎、产仔不足等问题,从而提高繁殖力。
2.1 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3(LRH—A3)
2.1.1 提高产仔数
  发情正常母猪  配种时肌注LRH—A325微克,可平均提高每胎产仔数1.5头。试验表明,肌注时间分别在配种前12小时、6小时、4小时、2小时与配种时同时肌注,对提高产仔数效果无显著差异,但从工作方便角度,普遍采用配种时同时肌注。
发情不正常母猪  首先应用FSH或PMSG进行治疗,待母猪配种时,同时肌注LRH—A325微克,可纠正卵泡发育整齐性差、排卵延迟和不排卵等问题。
2.1.2 防治流产
  对于有流产病史的母猪,在配种时肌注LRH—A325微克,并于隔日再注射一次,以促进黄体形成和巩固黄体功能。
2.1.3 处女猪不发情
  处女猪不发情时,按下列方法处理:催情,PMSG1000~2000单位/头或FSH200~400单位肌注;催熟,HCG1000~2000单位/头或 LH200单位/头与1同时或次日肌注。促排,在配种时肌注LRH—A325微克。
经产母猪不发情的处理方法同上。
2.2 兽用氯前列烯醇(PG Cloprostenol)
  可用于猪的发情控制和人工控制配种,分娩控制,治疗生殖机能紊乱(持久黄体、子宫积脓、黄体囊肿等),排出木乃伊胎儿,治疗乏情,促进产后子宫复旧等方面。
2.2.1 诱发分娩
   猪的有效诱发分娩时间一般在妊娠的111~112天以后,可使分娩提前1~2天。具体方法是在母猪妊娠的111~112天后,肌肉注射本品0.1毫克,母猪一般在注射后24±2小时内分娩。一般在上午9~10时肌注,白天分娩率可达95%。若采用肌注PG后间隔24小时加注催产素5~10单位,可缩短产程并能准确地控制分娩时间,同时可有效地改善母猪的初乳分泌。
    诱发母猪白天分娩,在养猪生产中具有巨大的潜在经济效益。(1)、避免在寒冷季节夜间分娩,提高仔猪成活率;(2)、便于加强母猪、仔猪的护理,减少死亡;(3)、有利于仔猪超前免疫的进行;(4)、节约劳动力。 
2.2.2 诱发发情和排卵
  PG对于黄体性引起的不发情有特效,可肌注PG0.2毫克,在4天内可引起发情和排卵。给发情周期第5天后的母猪肌注PG0.1~0.2毫克,可在1周内引起发情和排卵,这样,可人为缩短繁殖周期,降低饲养成本。
2.2.3 引产和终止妊娠
  对于超过预产期的母猪, 肌注PG0.1毫克,次日即可分娩。若欲终止母猪妊娠,肌注PG0.2毫克,宫内物次日即可排出。
2.2.4 促进母猪产后恢复,调整繁殖机能
  于母猪产后肌注PG0.1~0.2毫克,可有效地促进恶露排出,预防子宫疾患。能提高卵巢、子宫恢复的速度,缩短产后发情间隔。据文献报道,产后肌注PG还可提高下胎的产仔数,每胎可提高0.9头。同时还能增加初乳的分泌量。
2.3 FSH
  FSH对母畜的作用主要是刺激卵泡生长和发育,促进卵巢雌激素分泌,引起发情表现;对公畜主要是刺激生殖上皮的发育和精子发生。在生产中,主要应用于治疗卵巢静止、长期不发情或乏情期过长、卵泡发育中途停滞或两侧交替发育;在多卵泡发育情况下,可促进大卵泡发育和小卵泡闭锁;对持久黄体可促进其萎缩,诱发卵巢新卵泡生长;在繁殖控制技术方面主要用于发情控制与超数排卵。对提高公畜的精子密度有一定疗效。
2.3.1 超过性成熟年龄和体重仍未发情
    后备母猪在8月龄或体重达80~90公斤仍未发情者,视为不发情。用FSH每头每次100单位,早晚各一次,连用2~4针,或当天200单位/头,次日再肌注100~200单位/头。待出现发情征状时,加注HCG100~200单位/头,可加强效果。
2.3.2 断奶后长期不发情
   用药方法与剂量同上,但在第一次肌注FSH时,最好加注0.1~0.2毫克PG。
2.3.3 提高母猪繁殖力
    于出现发情前一日肌注FSH,早晚各一次,剂量分别为200单位/头和100单位/头,可有效提高母猪繁殖力。 
2.4 孕马血清促性腺素(PMSG)
    可促进卵泡的生长发育和成熟,并引起正常的发情。在生产中主要应用于发情控制,超数排卵,治疗母猪乏情、安静发情或不排卵,治疗公猪睾丸机能衰退等方面。
2.4.1 发情与排卵控制
  同期发情  ①在孕激素预处理结束前1~2天,肌注1000~1500单位PMSG,可有效提高发情率和同期化程度;②母猪断奶当天或次日肌注1000单位PMSG或400单位PMSG+200单位HCG,可使大多数母猪于断奶后5~8天发情。
  断奶母猪的诱发发情  诱发断奶母猪发情,可缩短断奶至发情的时间,同时可定时给母猪配种。主要用PG—600(400单位PMSG+200单位HCG),处理时间以断奶后1天效果好。
超数排卵  母猪的超排可在初情期即将到来时、在孕激素预处理结束前1~2天和母猪断奶当天或次日进行,PMSG的用量是1500单位,超排处理后再用500~700单位HCG或50单位LH可加速卵泡成熟和排卵。
同期排卵  对初情期前母猪用PG—600或800~1000单位PMSG处理后72小时,肌注500单位HCG;大型母猪断奶当天或次日肌注PG—600或1000~1500单位PMSG, 72小时后肌注700~1000单位HCG。
2.4.2超过性成熟年龄和体重仍未发情
可用下列方法处理:①一次性肌注PG—600;②一次性肌注PMSG700~1000单位+0.2~0.3毫克PG,不发情者第一次处理后再次注射PG。③PMSG1000~2000单位,次日HCG1000~2000单位,配种时肌注LRH—A325微克。
2.4.3 断奶后长期不发情
  可分为卵巢上无卵泡发育和有黄体存在两种情况。PMSG结合PG处理效果好。具体方法是肌注PMSG700~1000单位,1~2天后肌注PG0.2~0.3毫克,或PMSG与PG同时肌注。母猪约在7天内发情。不发情者第一次处理后再次注射PG。
2.4.4 提高繁殖力
  对于低产母猪群,在发情初期肌注PMSG1000单位,HCG1000单位,配种时肌注LRH—A325微克可有效提高产仔数。 
2.5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主要用于:①促进母畜卵泡成熟与排卵;②增强超数排卵效果;③控制排卵;④治疗排卵延迟或卵泡囊肿;⑤对公畜有一定的促进睾丸发育和生精机能作用。
在猪繁殖中的应用
2.5.1 诱发断奶母猪发情排卵
  在母猪断奶后第1天,用PMSG250单位+HCG750单位进行处理,可诱发断奶母猪发情排卵。此方法一方面可缩短断奶至发情的时间,另一方面可定时给母猪配种。
2.5.2 治疗母猪乏情
  对于因卵巢上无卵泡发育而引起的乏情,应配合PMSG800—1000单位或FSH200—400单位/头,HCG1000—2000 单位/头,可同针肌注,或于次日肌注。
对于有中型卵泡发育之母猪,可用HCG2000—5000 单位/头,连用2—3天,早晚各一次,有较好的疗效。
2.5.3 提高母猪繁殖力
  用于性欲差、产仔少之母猪,每头1000~2000 单位,于开始发情时肌注,可提高性欲与产仔数。配种前6小时到配种时时间段内处理,则偏重于促排和促进黄体形成,以提高产仔数和增加黄体功能。
2.5.4 母猪同期发情与排卵
  母猪断奶当天或次日肌注400单位PMSG+200单位HCG,可使大多数母猪于断奶后5~8天发情。在母猪超排处理后再用500~700单位HCG或50单位LH可加速卵泡成熟和排卵。
大型母猪断奶当天或次日肌注PG—600或1000~1500单位PMSG, 72小时后肌注700~1000单位HCG,可以提高排卵的同期化程度。
2.5.5 治疗公猪繁殖障碍
  对于性欲差、精液质量差、隐睾症、阳痿等公猪,肌注1000~5000单位HCG/头,有一定疗效。
2.6 LH
主要用于:①排卵障碍;②卵巢囊肿(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③黄体发育不全引起的早期胚胎死亡或流产;④母畜情期过短屡配不孕;⑤公畜性欲不强等。 
2.6.1 诱发断奶母猪发情排卵
  在母猪断奶后1天,用200单位LH+1毫克苯甲酸雌二醇处理,可诱发断奶母猪发情排卵。
2.6.2 增强超排效果
  在超排处理后72小时,再用50单位LH,可加速卵泡成熟与促进排卵。
2.6.3 保胎
  在配种时及配种后连续注射LH2~3次,每次200单位,可防治因黄体发育不全引起的早期胚胎死亡或早期习惯性流产。
2.6.4 母猪情期过短屡配不孕
  可在配种后注射LH200单位/头一次。
3 猪的产后发情控制技术
  产后的主要特征是泌乳和哺乳。母猪哺乳期间通常是不发情的,只有在仔猪断奶后才出现正常发情。因此,对哺乳母猪早期断奶再加以诱发发情、同期发情技术,可有效地缩短产仔间隔,提高繁殖力。这已成为现代养猪业中提高母猪繁殖效率的重要手段。
  早期断奶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是针对传统断奶模式所提出的。与我国传统的仔猪60日龄断奶制相比,一般称21日龄~35日龄断奶为早期断奶,而称21日龄以前为超早期断奶。目前,我国规模化猪场普遍采用28~35日龄断奶制,21日龄断奶的比较少见,国外14日龄~21日龄的较多,国内外平均断奶的日龄有2周左右的差别。猪的早期断奶由于其在生产中的巨大作用而得到了广泛研究。试验表明,35日龄断奶的母猪一般在断奶后4~7d发情,21日龄和28日龄断奶的母猪一般在3~7d发情,均早于60日龄断奶的母猪(7~10d)。 大量的研究证实,在母猪哺乳乏情期内,采用早期断奶再施以发情控制技术,可缩短母猪的产仔间隔,提高母猪的繁殖力。从母猪的生理角度看,母猪产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及生殖道均需从妊娠和分娩状态中恢复。一般认为母猪产后子宫复原大约在20d左右,在子宫还未完全复原时配种受胎,会导致胚胎发育受阻、胚胎死亡增加。据报道,13d断奶的母猪比35d断奶母猪的窝产仔数下降0.7头。故早期断奶时间以不早于21d为宜。
目前母猪的产后发情控制技术主要有以下措施: 
4.1 早期断奶
  母猪一般在断奶后7d左右出现正常发情。因此,哺乳母猪在产后1个月断奶,将仔猪实行人工哺乳,母猪在断奶后1周即可发情配种。 
4.2 早期断奶与同期发情
  母猪在分娩后,20d后断奶,不会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群体母猪同时断奶,可在断奶后1~2周内出现发情。在断奶当天或次日注射PMSG1000单位或PMSG400单位+hCG200单位,可使大多数母猪在5~8d内发情。
4.3 哺乳期内部分断奶加激素处理。
在哺乳期内实行部分断奶,即从哺乳21d开始,每天哺乳12h,3d后注射PMSG,则可使母猪在哺乳期内发情排卵。
4.4 早期断奶与诱发发情
  现代化程度较高的猪场,大多实行母猪的早期断奶,但哺乳期越短则断奶后发情时间的变化则越大。在早期断奶的同时,再施以诱发发情,不仅可缩短断奶至发情的时间间隔,同时便于发情观察和定时配种。诱发断奶母猪发情的方法,主要有PG-600,Prolans、Ovugonadon(250IU PMSG + 750IU hCG, Farmos, Finland)和PMSG约1000单位,处理时间为断奶当日或次日。
4.5 断奶后长期不发情
  母猪断奶后1周左右应恢复正常的发情,超过10d仍未发情的应视为长期不发情。有两种可能情况,一为乏情即无卵泡发育,二为发情时未观察到或安静发情。因此部分母猪卵巢上有黄体,单独用PG或PMSG均难有明显效果,需要PG结合PMSG使用才能取得较好的结果。具体方法有:肌注700~1000单位 PMSG,1~2d后肌注200微克PG,或PMSG和PG同时分别肌注。该法处理后,母猪可望在7d内发情,不发情者在第一次PG处理后10d再次肌注PG,可取得较好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