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内 >

生猪期货又大跌,发改委:二级预警!“五花肉15元一斤,排骨25元左右”

时间:2023-01-31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佚名


春节过后,猪价继续低迷。

同时,生猪主力合约2303跌超4%,创年内第二大单日跌幅。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监测,1月16日-20日当周,全国平均猪粮比价为5.48∶1,连续三周处于5:1-6:1之间,进入《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 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设定的过度下跌二级预警区间。值得一提的是,“发改委:猪粮比价进入过度下跌二级预警区间”还登上了每经热榜。

 

猪价还会大幅度下跌吗?

猪价持续下跌,吃货们有口福了。据天目新闻报道,“现在肉价普遍上不去,五花肉15元一斤,排骨25-30元左右,这个春节整体算比较平稳,节前也只上涨了几块。”杭州富阳一菜市场农户告诉记者,因为价格偏低,春节前卖得不错。

不过,养殖户却忧心忡忡。春节过后,猪价是否会跌破10元/斤,重回个位数?

物产中大欧泰有限公司产研部经理周文科告诉记者,由于11月前压栏的集中在春节前出栏,造成猪价从十月中旬的高位大幅下跌,到节前已至猪企盈亏平衡线附近,随着供应集中释放,节前的消费旺季仍在,猪价企稳小幅反弹。节后一般情况下是猪肉消费淡季,预计猪价在猪企18元/公斤以下的养殖成本线附近底部震荡。

“今年开年来猪价偏低,很多养殖户都在“留猪”过年,我们想留着一部分节后再出手。但看现在的行情,还是供大于求的市场,卖了也是亏损的,我们还在观望,等待价格回升。”李杉表示。

在洪涛看来,对于经营艰难的养殖户,一方面应紧密关注市场去向,并且创造需求,如“市场兴趣”是现在和未来的市场,另一方面,及时向政府反映相应的诉求,如供给大于需求,出现全国普遍的市场“三连跌”“四连跌”,政府应该吸储市场猪肉;如果出现“三连涨”“四连涨”,政府应该抛售中央和地方储备猪肉。还可以探索生猪供应链及生猪供应链金融的模式,从而增强生猪企业及合作组织的市场竞争力。

“猪粮价格比是一个重要的指标,此外还有其他指标,如CPI、PPI、生猪价格指数、期货市场价格波动等其他指标,在数字经济条件下,还应更多地采取数字技术,并且采取人工智能的方式,进行科学地数字决策,从而提高猪肉价格调控的精准性,提高其有效性。”洪涛说。

1月18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判断:“春节前后,生猪出栏不会比去年同期少,加上节后猪肉消费进入淡季,猪价走低的趋势明显,生猪养殖可能进入阶段性亏损。”

周文科也表示,对于养殖户来说,猪周期始终存在,只有理解和顺应市场波动,不盲从不跟风上规模,控制成本,拓展新的销售渠道,坚持做品牌,才能减少猪周期的影响。近期低迷的市场,一旦有利润就加大出栏力度,坚持现金流稳健可控和融资渠道通畅,相信随着产能出清,下半年猪价重新上涨值得期待。

券商:有可能成新一轮周期起点

去年8月10日,央行在2022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专栏中指出,2022年4月份国内猪肉价格下行至阶段低点,距离上一轮周期的起点(2018年5月前后)已有四年左右时间。4月下旬以来猪肉价格趋于上行,尤其是6月下半月后涨价加快、上行曲线斜率变陡,平均批发价在6月16日至7月15日的一个月时间内涨价逾40%,意味着新一轮“猪周期”已经开启。

2006年以来我国大体经历过四轮“猪周期”,每轮历时四年左右,前1.5-2年为价格上行期。市场大多认为2022年4月为第5个猪周期的起点。从对历次猪周期的回顾可以看出,一般而言,一轮猪周期持续3-4年,同时,疫病、政策等外部因素冲击会影响猪价的波幅和上行、下行周期的长短。在有外部因素强烈冲击的时候,猪价的波动会更加剧烈。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全国生猪(外三元)市场价从2022年3月下旬开启上涨,3月中旬为11.9元/公斤,上涨到7月中旬的22.6元/公斤,接着迎来一个月的反复。8月下旬开始,又呈现上涨走势,从8月中旬的21.4元/公斤,上涨到10月中旬的27.7元/公斤。此后,便一路下跌,一直跌至2023年1月中旬的14.6元/公斤。从“旬”这一时间单位看,全国生猪(外三元)市场价已经连续下跌3个月。此前农业农村部在1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受新冠疫情影响,餐饮和集团消费尚未完全恢复,猪肉消费出现“旺季不旺”的现象。

有别于市场大众的观点,山西证券认为,2022年3-10月的猪价上涨更多是“后非瘟”时期的一次反弹,而非真正意义的周期反转。只是“非洲猪瘟”高盈利期带来的资本流入和出于赌行情的“二次育肥”等产业投机行为,使得生猪出栏供给在时间上出现错配,从而导致本轮反弹比过往幅度更大和年底“旺季不旺”等反常现象。而作为周期是否反转的关键决定因素,母猪过剩产能并没有完成彻底去化。2006年-2020年的前三轮周期底部出现2-3个“亏损底”。展望2023年,本轮大周期或迎来第三个“亏损底”。第三个“亏损底”相比第二个“亏损底”将更为关键,且更有可能成为新一轮周期的起点。

 

免责声明:本网站图片,文字等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版权,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责任编辑:乔春玲

 

生猪期货又大跌,发改委:二级预警!“五花肉15元一斤,排骨25元左右”

每日经济新闻

 

春节过后,猪价继续低迷。

同时,生猪主力合约2303跌超4%,创年内第二大单日跌幅。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监测,1月16日-20日当周,全国平均猪粮比价为5.48∶1,连续三周处于5:1-6:1之间,进入《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 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设定的过度下跌二级预警区间。值得一提的是,“发改委:猪粮比价进入过度下跌二级预警区间”还登上了每经热榜。

 

猪价还会大幅度下跌吗?

猪价持续下跌,吃货们有口福了。据天目新闻报道,“现在肉价普遍上不去,五花肉15元一斤,排骨25-30元左右,这个春节整体算比较平稳,节前也只上涨了几块。”杭州富阳一菜市场农户告诉记者,因为价格偏低,春节前卖得不错。

不过,养殖户却忧心忡忡。春节过后,猪价是否会跌破10元/斤,重回个位数?

物产中大欧泰有限公司产研部经理周文科告诉记者,由于11月前压栏的集中在春节前出栏,造成猪价从十月中旬的高位大幅下跌,到节前已至猪企盈亏平衡线附近,随着供应集中释放,节前的消费旺季仍在,猪价企稳小幅反弹。节后一般情况下是猪肉消费淡季,预计猪价在猪企18元/公斤以下的养殖成本线附近底部震荡。

“今年开年来猪价偏低,很多养殖户都在“留猪”过年,我们想留着一部分节后再出手。但看现在的行情,还是供大于求的市场,卖了也是亏损的,我们还在观望,等待价格回升。”李杉表示。

在洪涛看来,对于经营艰难的养殖户,一方面应紧密关注市场去向,并且创造需求,如“市场兴趣”是现在和未来的市场,另一方面,及时向政府反映相应的诉求,如供给大于需求,出现全国普遍的市场“三连跌”“四连跌”,政府应该吸储市场猪肉;如果出现“三连涨”“四连涨”,政府应该抛售中央和地方储备猪肉。还可以探索生猪供应链及生猪供应链金融的模式,从而增强生猪企业及合作组织的市场竞争力。

“猪粮价格比是一个重要的指标,此外还有其他指标,如CPI、PPI、生猪价格指数、期货市场价格波动等其他指标,在数字经济条件下,还应更多地采取数字技术,并且采取人工智能的方式,进行科学地数字决策,从而提高猪肉价格调控的精准性,提高其有效性。”洪涛说。

1月18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判断:“春节前后,生猪出栏不会比去年同期少,加上节后猪肉消费进入淡季,猪价走低的趋势明显,生猪养殖可能进入阶段性亏损。”

周文科也表示,对于养殖户来说,猪周期始终存在,只有理解和顺应市场波动,不盲从不跟风上规模,控制成本,拓展新的销售渠道,坚持做品牌,才能减少猪周期的影响。近期低迷的市场,一旦有利润就加大出栏力度,坚持现金流稳健可控和融资渠道通畅,相信随着产能出清,下半年猪价重新上涨值得期待。

券商:有可能成新一轮周期起点

去年8月10日,央行在2022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专栏中指出,2022年4月份国内猪肉价格下行至阶段低点,距离上一轮周期的起点(2018年5月前后)已有四年左右时间。4月下旬以来猪肉价格趋于上行,尤其是6月下半月后涨价加快、上行曲线斜率变陡,平均批发价在6月16日至7月15日的一个月时间内涨价逾40%,意味着新一轮“猪周期”已经开启。

2006年以来我国大体经历过四轮“猪周期”,每轮历时四年左右,前1.5-2年为价格上行期。市场大多认为2022年4月为第5个猪周期的起点。从对历次猪周期的回顾可以看出,一般而言,一轮猪周期持续3-4年,同时,疫病、政策等外部因素冲击会影响猪价的波幅和上行、下行周期的长短。在有外部因素强烈冲击的时候,猪价的波动会更加剧烈。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全国生猪(外三元)市场价从2022年3月下旬开启上涨,3月中旬为11.9元/公斤,上涨到7月中旬的22.6元/公斤,接着迎来一个月的反复。8月下旬开始,又呈现上涨走势,从8月中旬的21.4元/公斤,上涨到10月中旬的27.7元/公斤。此后,便一路下跌,一直跌至2023年1月中旬的14.6元/公斤。从“旬”这一时间单位看,全国生猪(外三元)市场价已经连续下跌3个月。此前农业农村部在1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受新冠疫情影响,餐饮和集团消费尚未完全恢复,猪肉消费出现“旺季不旺”的现象。

有别于市场大众的观点,山西证券认为,2022年3-10月的猪价上涨更多是“后非瘟”时期的一次反弹,而非真正意义的周期反转。只是“非洲猪瘟”高盈利期带来的资本流入和出于赌行情的“二次育肥”等产业投机行为,使得生猪出栏供给在时间上出现错配,从而导致本轮反弹比过往幅度更大和年底“旺季不旺”等反常现象。而作为周期是否反转的关键决定因素,母猪过剩产能并没有完成彻底去化。2006年-2020年的前三轮周期底部出现2-3个“亏损底”。展望2023年,本轮大周期或迎来第三个“亏损底”。第三个“亏损底”相比第二个“亏损底”将更为关键,且更有可能成为新一轮周期的起点。

 

免责声明:本网站图片,文字等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版权,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责任编辑:乔春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