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人物 >

养猪大王养成记——记福建莆田鸿达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建洪

时间:2015-07-21 来源:中国种猪信息网 作者:甄梦莹


在福建莆田,有一位远近闻名的养猪大王,他便是福建莆田鸿达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建洪。作为一名集种猪繁育、生猪养殖、饲料加工、猪肉销售为一体的福建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掌舵人,李建洪事必躬亲,带领员工将鸿达公司由一家生猪存栏量不足400头的小场发展成为莆田市最大的生猪养殖企业,如何通过原始积累实现滚雪球式的快速发展,如何由小规模生产到产业链发展模式的提升,李建洪用自身经历给出答案。

 

苦难激励成长
 

托尔斯泰有句名言,“当苦难来访时,有些人跟着一飞冲天,也有些人因之倒地不起”。8岁时,李建洪的父亲离世,他的母亲一个独自抚养五个孩子,随拼尽全力但依然面临吃不饱的境地。1988年,高中毕业的李建洪毅然扛起养家重担,到社会上闯荡,扛过木头,做过木工,贩过猪,可以说承担了超越他年龄的责任。在福州通讯部队开豆腐作坊的过程中,他无意中萌生了用豆腐养猪的念头,并从银行贷款买回26头仔猪,办起了小型养猪场,开启了他自主创业的重要一步。
 

创业是充满挑战的,时刻面临资金、技术等风险,李建洪应对风险的第一步就是快速提高自己的养猪技能,他一边到农林大学参加技术培训,一边自学畜牧兽医专业的大专课程,遇到无法解决的难题,他就向专家请教,他常年蹲守猪舍,观察猪只的习性,在实践中练就了一套过硬的养殖本领。为了节省资金,他一并包揽了饲养、技术、保健等多项工作,成为了养猪的多面手。辛苦的付出为他赢得了第一桶金,但他并没有满足现有成绩,而是将眼光放宽,把养猪赚来的钱全部用于扩大规模,展现出了那个时代年轻人特有的胆量和干劲。短短几年的时间,他成了远近闻名的养猪能手、种养专业户。1991年,李建洪的猪场年出栏生猪1800头,当年获利45万元。
 

回乡创业,带动一方百姓
 

45万元在当年不是一个小数目,尤其是对白手起家的李建洪来说。他本可以继续进行这样的资本积累,享受着小富即安的生活,但生性敢闯敢拼的李建洪并为就此止步。1992年,李建洪选择回乡创业,计划在家乡成立400头的育肥场,然而他的计划却遭到亲戚朋友的一致反对,“年纪这么轻就做这么大的场,亏本了怎么办”。那时李建洪家乡所在的村里甚至镇里都没有400头规模的猪场,甚至没有一个像样的企业,很多农民没有工作,常常无所事事,李建洪看在眼里。他回乡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所有的家产分给两个弟弟,自己拿着分的资金独自创业,他抱着必胜的决心,他常说:“至今想起来那个年纪那个年代需要何等的勇气与决心!”。
 

在他的努力下,定位土三元的莆田红星养殖场正式成立,而他也实现了最初制定的400头商品猪养殖规模的目标,并安排多名农民到猪场上班,为家乡百姓解决了就业问题。2000年,福建莆田鸿达牧业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在当时,洋猪陆续进入我国市场,李建洪紧跟潮流引进PIC种猪进行饲养,但那时PIC种猪并不适应莆田市场,李建洪转而引进杜、长、大品系,并很快打开了生猪销售市场,生猪规模也随之扩大,可以说兜兜转转,李建洪终于找到了企业正确的发展定位,即专注发展种猪。2005年,公司能繁母猪饲养量达到了2000头,开始受到行业的关注,同年,公司成为福建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及国家储备肉活体储备基地。
 

 

用科技提升企业实力
 

市场行情的变化是难以把握的,面对风云突变的养猪市场,李建洪选择用持续提升的技术水平来稳定企业、壮大自身。为了充分发挥员工的能动作用,他下大力气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他聘请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和农林大学教授担任公司技术顾问,向公司技术员、饲养人员及管理人员传授养猪新理念,同时对员工进行以“新品种”、“新兽药”、“新饲料”、“新模式”、“新技术”为主要内容的“五新”技术培训。通过培训,使员工掌握了最前沿、最先进的养猪知识,为公司的技术领先提供了良好的人员保证。
 

为了将国内外养殖业的新技术、新成果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李建洪积极倡导集约化生产管理。依托高产、质优、高效的生猪良种,公司配备了现代化的养殖设施,力求使生猪圈舍、饲养和环境控制等生产设施设备满足标准化生产的需要。同时,公司制定并实施了科学规范的生猪饲养管理规程,配备与饲养规模相适应的兽医技术人员,实现了生产过程的信息化的动态管理。李建洪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管理模式,向合作公司和农户提供优良种猪、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和产品流通等一条龙服务,同时为他们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各项服务,解决了部分贫困户“产前无资金,产中无技术,产后无销路”的后顾之忧。
 

 

敢为他人所不为
 

经历过2006年的低潮,2008年养猪行业迎来大发展的时期,中央多次下文鼓励生猪养殖、扩大规模,莆田市也召开全市农业会议,探讨莆田市规模养殖问题,并提出建一个年可出栏十万头的生猪养殖基地的发展要求,在全市养猪企业中倡导,当其他养猪企业犹豫不定的时候,李建洪当机立断,主动承担了这个外人看来艰巨的任务,李建洪自筹资金1.1亿元,亲自进行猪场的选址、猪场规模设计及团队建设,2011年,“十万头生猪养殖基地”鸿达养殖小区正式建成。同时,公司还建设了饲料加工厂和饲料兽药营销配送服务中心,保障畜产品安全,满足公司及养殖户对无公害饲料和优质兽药的需求。
 

经过20余年的发展,目前公司拥有两个大型生猪养殖场,是被福建省农业厅评为首批年出栏十万头以上的特大型生猪养殖企业之一。在实现公司快速发展的同时,李建洪致力于可持续性发展之路的探索,将科技型养殖、环保型养殖、节能型养殖与无公害型养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利用全新的栏舍建造、自动化喂料设施、先进的粪尿污水处理器与智能沼气发电等设施打造现代化养殖场,实现了猪场污染零排放、药物零残留、外源性疫病零感染的安全养殖。

 

以“沟通、学习、团队、尊重”为核心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就是人的文化”,这是李建洪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他看来,以“沟通、尊重、团队、学习”为魂的鸿达文化正是最大程度地发挥人在企业中的能动作用的强劲推动力。他常说,无论是养猪还是其他行业,一旦从事,就要坚持,在前进中修正,而不是纸上谈兵,浅尝辄止。同时,他认为有效的沟通是开展所有工作的基础,通过语言、工具、方法尊重员工,才能使员工成为生产效益的最佳的创造者。
 

每周,公司都会召开员工例会让员工将上一周的工作情况进行总结,让员工将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或解决方案提出来一起讨论和学习,再由全体员工一起来出谋划策;同时,公司经常组织专家到场进行实践指导,让员工能接触到最前沿的知识,同时解开员工心中的疑问,员工也会在工作过程中及时对学习的知识进行消化和总结,提高自身的从业素质;李建洪尊重员工,他将如何让员工适应猪场的生活,吃得好、住得好、开开心心地工作当成企业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工作,公司宿舍配备独立卫生间,公共场所设置篮球场和学习室,同时公司订阅专业书籍供员工学习。
 

李建洪注重对员工的培养,目前,公司同华中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农科院、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建立了科研试验、研发、培训基地。翻看他培养人才之路,2012年,他出资让9名员工参加农业部农林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举办的四年制畜牧兽医学习班;2013年,他再次组织人员到农业部农林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学习,同年,他安排生产、管理人员到上海新农公司学习《运管模式》《配种课程》、《财务课程》,提高公司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并长期派人员到聚成咨询管理公司参加管理课程学习。在他的培养下,一代又一代的鸿达人脱颖而出,成为福建养猪行业的中坚力量。

永不言败的意志
 

李建洪性格刚烈,喜欢思考、钻研,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别人行我也行,而且要比别人更好!”,在公司常常能看到他深夜办公室亮着灯,一边抽着烟一边在纸上图着。从事养行业二十余年,李建洪经历了各种坎坷,却用一种永不言败的意志和突破创新的精神让企业获得了足够的发展动力。他坚信,只有永远比别人多想一步,永远比别人准备得充分才能立于不败之地。2013年,公司猪场年出栏生猪数达到11万多头,成为莆田市规模最大、标准化最高的生猪养殖企业。
 

2014年,面对低迷的市场行情,公司将母猪群胎龄结构进行优化,加大后备母猪更新力度,淘汰产能低的母猪,提高母猪群体健康度。同时,加大对一些病弱残猪的淘汰力度,减少疾病传播。为了让员工更积极主动起来工作,公司逆市而行,反而提高绩效资金,使生产成绩进一步提升。

饮水思源,传递爱心
 

李建洪时刻不忘自己是农民的儿子,从他自主创业的那天起,他就立志帮助一方百姓脱离贫困,实现共同富裕,同时为公益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他无偿为想要从事养猪业的百姓提供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并且为当地的很多百姓解决了就业问题,他免费将公司生产的沼气供应给周围的农户使用,同时为村里修筑村道、安装路灯,修建养老院。他支持当地的教育事业,为缺失教学设备的学校提供资金支持,同时他每年还拿出资金奖励当地品学兼优的学生,并且结对资助数名家庭贫困的大学生。在他看来,为社会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尤其是能为教育事业贡献心力是一个企业家应该履行的社会责任。

不断延伸的行业眼光
 

随着市场的变化及行业竞争的日益加剧,李建洪着眼全局,不断延伸产业链,并将产业链的延伸作为公司未来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针对公司所在莆田市秀屿区没有一家规模屠宰厂,生猪屠宰完全依靠临近地区屠宰厂进行加工的现状,公司计划筹建星级生猪屠宰、冷链、肉制品加工厂,解决秀屿区生猪定点屠宰的难题,拓展公司生猪销售渠道。同时公司将建立品牌肉连锁加盟店,为秀屿区居民提供优质、安全的放心肉,并计划在未来的5年中实现生猪年出栏达20万头的目标,不断将生猪版图做大做强。他对养猪行业同样有自己的看法,在他看来,未来的行业整合将是影响养猪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养猪不再依靠一家独大,而是需要联合利益共同分享,形成利益的共同体,面对若干年后的将会出现的产能过剩,联合发展是行业最佳的发展方向。

后记
 

从朴实的农民孩子到远近闻名的养猪大王,从食不果腹的贫困到致富不忘相邻的慷慨,李建洪的颇为坎坷却丰满的人生履历正是一个奋斗者成功的真实写照。经历过贫困的人大有人在,历经过磨难的人同样不在少数,拥有坎坷经历的人往往能迸发出强大的力量,将自身苦难转化为改变现状的强劲动力,李建洪做到了这一点。回首20年的养猪路,李建洪无悔,因为养猪不仅成为他实现自身价值的事业更成为他为社会贡献力量的事业,他说他会一直坚持下去,直到干不动的那一天。

最新推荐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