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猪病 > 寄生虫病 >

猪弓形体病的诊断及防治

时间:2012-07-20 来源:中国种猪信息网 作者:佚名


  弓形体病是由弓形虫寄生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寄生虫病。通过口、眼、鼻、呼吸道、肠道及皮肤等途径侵入猪体。以高热、呼吸及神经症状及繁殖障碍为特征。临床可见急性、亚急性和慢性3种病型,农村散养和规模化养猪场时有发生,死亡率高达60%以上。

  流行病学
  该病多见于3月龄以上的各品种的猪,有些急性死亡,个别在发病后5~6天衰竭而死。该病多发生于春、秋及冬季。饲养管理不当、机体抵抗力下降、应激等是该病的诱因。

  临床症状
  该病的潜伏期为3—7天,病程一般为10 15天。病初体温升高至40.6—42.2℃,精神萎顿,食欲减退甚至废绝,渴欲增加;粪便干结,带有粘液;断奶仔猪则表现为水样腹泻、味恶臭,尿呈桔黄色,眼结膜充血,腹股沟淋巴结明显肿大。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部分病猪有咳嗽和呕吐现象,流少量鼻液。身体下部及耳部有淤血斑或较大面积发绀。母猪往往流产、产畸形胎和死胎。病后期出现后躯麻痹、运动障碍、斜颈、癫痫等神经症状,如转为慢性,症状不明显,主要是食欲、精神不佳,成为僵猪。

  病理变化
  内脏出现广泛性小灶状坏死病变,暗红色,水肿,小叶间质增宽,含多量浆液而臌胀,切面流出大量带泡沫的浆液;淋巴结有出血点和灰白色坏死点,尤其是肠系膜淋巴结最显著;肝肿胀,表面有散在的针尖至黄豆大灰白色坏死灶;胃底部出血、溃疡;脾脏显著肿胀,有少量出血点,肾暗红色,表面及切面均见灰白色坏死灶;肠黏膜肥厚糜烂,有出血斑点。

  实验室检查
  1.涂片
  取病死猪的肺、肝、淋巴结涂片或压片,用姬姆萨或瑞氏染色,油镜下镜检可发现细胞核为紫红色、细胞质为蓝色的月牙形或梭形的虫体。
  2.动物接种
  取病死猪的肺组织,以1:5的比例加入生理盐水,捣碎制成悬浊液20毫升,加青霉素160万单位,链霉素100万单位控制杂菌感染。吸取悬浊液0.2毫升,接种于家兔腹腔,第4天发病,病兔被毛粗乱,食欲减退,腹部膨大,有大量腹水,第8天死亡。抽取病死兔腹水涂片,染色,镜检见有大量滋养体。
  3.集虫法检查
  取肺及肺门淋巴结研碎后加10倍生理盐水过滤、离心,沉渣涂片、干燥,用瑞氏或姬姆萨染色检查虫体。
  4.免疫学诊断
  可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间接血凝试验、荧光抗体技术等进行诊断。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检查可确诊为弓形体病。

  综合防制
  猪场应禁止养猫,即使养猫,最好不给猫喂生肉、死胎,及时清理猫大便。畜舍保持清洁卫生,定期消毒,对母猪流产的胎儿、排泄物以及病死的尸体应严格处理,防止污染环境。在该病的易发季节,每吨饲料分别添加磺胺嘧啶500克和乙胺嘧啶25克,连喂1星期,能有效地预防弓形体病的发生。目前比较常用的治疗方案是磺胺嘧啶(SD)70毫克/千克体重、甲氧苄氨嘧啶(TMP)14毫克/千克体重,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3~5 天;磺胺嘧啶(SD)6毫克/千克体重和乙胺嘧啶70毫克,千克体重内服,每天2次,首次加倍,连用3~5天;增效磺胺一5一甲氧嘧啶,按10千克体重肌肉注射不超过2毫升,每天1次,连用3~5天;吡嗪磺胺50毫克/千克体重、甲氧苄氨嘧啶14毫克/千克体重,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用3天;磺胺氨苯矾 10毫克/千克体重,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用7天。

  小结
  由于弓形体的病原特点,须采取早发现早治疗且药量到位的原则,否则易复发。根据弓形体垂直传播的特点,对猪流产的死胎及其排泄物应妥善处理。本病是人畜共患病,饲养人员应加强自身的防范意识,定期到医院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