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内 >

资本扩张五年,我国养猪业已成高科技行业

时间:2024-05-24 来源: 每日粮油 作者:佚名



在经历了将近5年的扩张之后,截至目前我国生猪行业竞争态势已经有所改变,生猪养殖正逐渐与科技发展接轨。

资料显示,在我国传统的生猪养殖市场,豆粕和玉米是主要原料,由此也造成我国大豆进口数量逐年攀升,对粮食安全构成负面影响。

与此同时,伴随着我国大豆进口规模的扩大,全球大豆供应格局在近20年来看也发生了深刻改变,其中美国和巴西凭借着广阔的耕地资源,在中国需求的拉动下,产量逐年提升,占全球大豆产量的比重也越来越高。

以巴西为例,2003年巴西大豆产量仅为5 500万t左右,但截至目前,巴西大豆产量已经突破了1.5亿t,而美国也从2003年的7 500万t增长至当前的1.2亿t左右。

相较而言,阿根廷作为全球第三大大豆生产国,20年间其产量仅增加了1 500万t,我国则是全球第四大大豆生产国,产量更是仅增长了不到500万t。

而对于下游的生猪养殖企业而言,伴随着我国大豆进口规模的扩大,国际粮价的波动对养殖成本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其中豆粕价格从本世纪初每吨2 000元左右,逐年攀升至4 000、5 000元的位置,最高峰时一度逼近6 000元。同时,由于大豆价格的不稳定,豆粕也极易成为猪饲料中的“成本刺客”。

在此背景下,我国有关方面从2021年开始有意引导饲料中的豆粕替代,以此降低对大豆进口的依赖,并受到各大生猪养殖企业的欢迎。

从最新统计数据来看,合成生物技术由于在豆粕替代方面效果显著,正逐渐成为生猪养殖行业的竞争门槛。

作为生物制造产业的核心技术,合成生物学被多个国家认为是颠覆性前沿技术,也被称为是继分子生物学革命和基因组学革命之后的第三次生物技术革命。这些包括匪夷所思的二氧化碳合成蛋白技术、干细胞衍生动物肝脏类器官技术等,打破了常规的生物成长。

以明星企业河南牧原为例,作为国内最早布局合成生物技术的大型生猪养殖企业,通过对低豆日粮技术的研究,其豆粕用量占比在2023年仅为5.7%,比全国平均值13%低了7.3个百分点,这也帮助河南牧原在2023年以15元/kg左右的养殖成本傲视群雄。

值得注意的是,在河南牧原品尝到技术带来的红利同时,其他企业也纷纷加大了在该领域的投入。据最新数据显示,通过技术挖掘,2024年一季度头部生猪养殖企业的养殖成本已经快速向15元/kg的位置靠拢。

从大北农的公开信息中,饲料价格下降及配方优化贡献约1元/kg,料重比改善0.15左右,贡献约0.5元/kg。

而目前,随着国内生猪价格回涨至16元左右,头部上市猪企股价已经大涨,河南牧原已经表示,今年全年平均生猪养殖完全成本目标为14元/kg,希望年底能降到13元/kg。这意味着在其他企业还处于盈亏平衡线上时,以牧原为首的头部企业就已经迎来了丰厚的盈利期。

免责声明:本网站图片,文字等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版权,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责任编辑:乔春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