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方案 > 猪病诊断 >

猪瘟

时间:2012-07-19 来源:中国种猪信息网 作者:佚名


诊断方案

  是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其特征为急性经过,高热稽留,死亡率很高和小血管变性引起的出血、梗塞和坏死等变化。各年龄猪均可发病,一年四季流行。

病原:
  为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的猪瘟病毒。病毒抵抗力不强,一般消毒药均可灭活。

流行病学:
1、发病不分年龄、品种、性别、季节,均易发病死亡。
2、感染途径:消化道和呼吸道。
3、主要侵入门户:扁桃体。
4、蚊、蝇做为媒介可引起本病的传播。
5、本病可经垂直传播:妊娠母猪有一定的免疫力,感染后发病不明显,带毒,导致胎儿带毒,分娩后仔猪不发病,断奶后发病;母猪感染无免疫性,毒力不特别强,引起胎儿时死胎、木乃伊胎、弱胎,个别存活仔猪出现神经症状。
6、病猪是主要的传染源,可经排泄物、分泌物排毒,猪肉产品及污染的饲料、饮水也是危险的传染源。

症状:常见的非典型的温和型猪瘟潜伏期一般为2-3周至11周,经过可分为最急性、急性、亚急性、慢性型。

最急性型:发病最开始时出现,再就是仔猪。

特点:突发、体温升高、食欲不振、喜欢饮水、眼结膜充血,颈部、腿内侧、腹下侧出现少量的发绀和出血。病死率可达100%,病程短1-2天。

急性型:体温升高明显41℃-42℃,稽留热,脓性结膜炎,先便秘,后腹泻,带血,带脓,全身皮肤重点部位(少毛部位)出血、发绀非常明显。另一变化为流产,病程7-10天,病死率为70%-80%,如发生在哺乳仔猪,最大特点为神经症状,运动障碍,转圈,死前角弓反张,抽搐。

亚急性型:常发生于有猪瘟流行的地区,体温变化不规则,脓性结膜炎,口腔粘膜形成伪膜,扁桃体溃疡,无溃疡的肿胀也非常明显,咽炎,皮肤因出血形成淤斑,或便秘或腹泻,死亡率低50%-60%,病程10天-1个月。

慢性型:主要见于幼龄猪,便秘或腹泻交替出现,口腔粘膜上伪膜明显,还出现溃疡,猪衰弱,出血处出现坏死,如果不死亡出现僵猪。

非典型(温和性)猪瘟:低毒力病毒引起,皮肤上出现轻度的出血、发绀,干耳,干尾(干性坏疽),甚至脱落,全身性皮肤花斑状脱落,称为"花皮猪",扁桃体变化明显,充血、肿胀、溃疡、发热轻。病程1-2个月,发育停滞。

病理变化:

最急性型:突发高热而无明显症状并且迅速死亡。浆膜、粘膜和肾脏中仅有极少数的点状出血,淋巴结轻度肿胀、潮红、出血。

急性型:败血症的变化。除了皮肤出血外,皮下组织和肌肉出血也非常明显,全身各处的粘膜、浆膜普遍出血,最明显的为肾脏、膀胱、喉头、回盲瓣,扁桃体出血、肿胀、溃疡。淋巴结周边髓质出血,出现"大理石样花纹";脾部肿大,边缘出现楔形梗死灶;肾贫血,发黄,表面有出血点或多或少,称"麻雀肾";膀胱粘膜出血;心外膜出血;小肠卡他性出血性肠炎,肠道淋巴结肿胀,大肠粘膜在出血的基础上发展为坏死,呈灰黄色,干燥,表面纤维素附着,形成扣状肿;胆囊坏死。

慢性型:肠道固膜性肠炎;继发感染巴氏杆菌,形成纤维素性胸膜炎、心包炎;继发感染沙门氏杆菌,肝脏形成坏死灶,脾可能肿大,固膜性肠炎加重,非常干燥,象糠麸状,肠道淋巴结出现髓样肿;幼猪出现钙、磷代谢紊乱,肋骨与软骨间出现钙化现象,出现黄色的骨化线。

温和型:病变较轻,淋巴结肿胀,出血轻微或不出血,肾脏出血也较少,脾梗死灶少,略有肿胀,膀胱粘膜没有出血,大肠粘膜很少有扣状肿。

诊断:
1.临床症状、流行病学调查、病理学剖检可做现场诊断。
2.别诊断需区别于败血型猪丹毒、急性副伤寒、急性猪肺疫、败血型链球菌病、黄曲霉中毒。
3.实验室诊断:常规的血液学、组织学、细菌学检查;病原学检查。

 防治方案

1.预防采取以疫苗免疫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提倡自繁自养,加强饲养管理和卫生工作,定期消毒,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
2.早期发病,应用大量抗血清治疗有效;如仔猪出现后躯麻痹,出血点变成紫斑,抗血清治疗无效。
3.紧急免疫:发现可疑猪瘟病猪时,应立即隔离并大剂量肌注猪瘟活疫苗(参考剂量4-15头份/头)可控制疫情发展。
4.仔猪乳前免疫,即仔猪出生后未吃初乳前用猪瘟弱毒冻干疫苗接种后两小时方可哺乳。
5.定期检查母猪的猪瘟强毒抗体、弱毒抗体效价、猪群弱毒抗体效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