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内 >

“面向未来中国猪业三十年”行动计划——走访国家重点实验室之四:拜访熊本海研究员

时间:2019-06-04 来源:种猪在线 作者:甄梦莹


  5月30日,“面向未来中国猪业三十年”行动计划——走访国家重点实验室活动继续开展,第四站,活动组来到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此行,行动计划主要执行单位中国种猪信息网&《猪业科学》超级编辑部孙德林主编一行拜访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智慧畜牧业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农业部“中国饲料数据库情报网中心”主任熊本海研究员。
 
  熊本海,农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农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智慧畜牧业创新团队首席,农业部“中国饲料数据库情报网中心”主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信息技术分会理事长,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畜牧工程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农学会计算机农业应用分会副理事长,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常务理事等。
 
  熊本海研究员主要从事反刍动物营养、畜禽智能装备、畜牧业物联网技术以及大数据平台构建工作,是国家“十三五”重大专项项目负责人,北京市“十三五”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
 
 科研成果
  熊本海研究员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7项,发表论文160余篇(其中SCI及EI收录27余篇),主编著作21余部,其中专著4部,获国家出版资金资助出版2部,取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100多项,获得授权专利5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第1完成人)。
 

熊本海研究员
 
 
“中国饲料数据库”与“中国饲料数据库情报网中心”
  中国饲料数据库起始酝酿于“六五”初期。中国饲料数据库的建设和在饲料配方优化技术上的应用是以1983年国务院“电子计算机和大规模集成电路领导小组”下达并由原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与原北京农业大学畜牧系共同主持《畜禽饲料数据库及筛选猪、鸡最佳饲料配方技术的研究》研究课题(65-3-13)为起点。
 
1986年12月经原农牧渔业部批准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成立“中国饲料数据库情报网中心”,主要职能是维护在七五期间,通过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中国饲料数据库软件开发(75-05-05-05)”建立的中国饲料数据库”,每年组织修订1期“中国饲料成分及营养价值表”并通过行业官方杂志《中国饲料》发布。
 

孙德林主编和熊本海研究员交流
 
  此次拜访,熊本海研究员向孙德林主编详细介绍了他目前的科研成果及技术创新,尤其针对中国饲料数据库情报网中心等的主要职能给出了详细的介绍,并带领活动组一行参观了中国饲料数据库典型样品展厅。
 


参观中国饲料数据库典型样品展厅
 
  通过走访国家重点实验室及近距离接触实验室专家,我们进一步了解和发现了科学家正在进行的主要工作,了解他们所从事的养猪科学领域前沿动态,并通过座谈详细了解未来3-5年这些科学家将会有什么最新成果呈现给我们,这些科技成果对产业有什么推动和促进作用。同时,我们也征求他们对“面向未来中国猪业三十年发展”系列专著的意见和建议;对我们走进大学,举办『名家讲坛』有什么好建议;对专著作者与读者对接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面向未来中国猪业三十年”行动计划重大意义所在
 
  1986年3月,面对世界高技术蓬勃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严峻挑战,在王大珩、王淦昌等四位科学家的提议和朱光亚的倡导下,国家于1986年3月启动实施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旨在提高我国各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高技术引领未来发展的先导作用。1997年,我国政府制定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开展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重点基础研究。
 
  两项计划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各产业的科技发展,取得了丰硕的科技成果,养猪行业也不例外。为了系统总结中国养猪业过去30年在智能化养殖、育种、营养、疾病、环保、肉品质量等方面取得的科技进展及指导未来30年养猪业的发展,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和中国种猪信息网&《猪业科学》超级编辑部联合开展“面向中国猪业未来三十年”行动计划。
 
  “面向未来中国猪业三十年发展”行动计划主要包含四个方面内容,一是出版面向未来三十年中国猪业发展系列专著,二是走访国家重点实验室,三是走访百所大学,四是召开面向未来中国猪业三十年发展论坛。
 
 
  “面向未来中国猪业三十年发展”行动计划由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与中国种猪信息网&《猪业科学》超级编辑部联手组织。
  1 要打破传统出版模式与手段,要彻底解决作者与读者不能进行有效对接的根本问题。要出版适销对路图书与专著要求作者与读者见面,作者不仅是著书立说的核心力量,还是产业核心技术的推动者。
  2 要尊重科学家的劳动,要最大限度发挥劳动者作用,对科技成果进行进一步推广,到实践中去,发挥成果在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要把科学家几十年的劳动成果和他们的专著本本送给最需要的产业骨干手中,最大限度地将科学家辛勤劳动成果应用到产业升级中的关键环节。
  3 提升产业进步与发展是我们艰巨而神圣的职责和使命,要引导科学家分析产业,实现目标导向,所以,要求科学家的著作与产业发展进行有效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