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内 >

松桃:全链起跑!“生猪代养”致富路上显身手

时间:2020-07-31 来源:贵州日报 作者:佚名



  清洁圈舍,喷洒药水消毒,搬运饲料,检查记录……在松桃苗族自治县盘信镇楼台村村合作社生猪养殖场里,村民吴江莲每天悉心照料1500头猪。  “四年前,我每月工资是2000多元,现在是3000多元了!”数年来,吴江莲不仅见证了生猪产业兴旺为小山村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自己参与着产业扶贫的历史变迁。  楼台村位于盘信镇东北部,曾是省级二类贫困村,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84户381人。没有像样的产业是楼台村致贫的症结所在。  2016年,楼台村整合资金,因地制宜,通过“公司+家庭牧场+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成立松桃梵腊养殖场,大力发展生猪养殖产业,走特色产业发展助推脱贫攻坚新路子。  “在德康牧业有限公司牵头下,村合作社完成修建50头能繁母猪、年出栏商品猪1200头规模的生猪代养圈舍,聘请本村3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养殖场负责饲养管理工作。”村支部书记滕云伍介绍,作为集体经济一项重要措施,生猪养殖产业覆盖全村建档立卡的84户贫困户381人,项目投产年产值达30万元以上。  生猪代养,助农脱贫。德康牧业公司与村合作社(农户)签订生猪代养合同,生猪达到上市标准后,企业按200-400元每头支付贫困户代养费,通过抱团发展生猪产业,带动贫困户共同增收,让贫困群众共享产业发展红利。生猪出栏后,所得收益的50%用于还贷款,30%用于股东分红,20%用于合作社再养殖。2016年底,全村实现整村脱贫摘帽。  地处武陵山深处的松桃自治县具有悠久的生猪养殖历史,连续多年被评为“生猪调出大县”。  近年来,松桃围绕“大扶贫”战略,通过多方联动、健全体系、多重保障,狠抓良种繁育、畜禽生产、产品加工、预防疫情等体系建设,积极探索“生猪代养”创新扶贫模式,致富路上大显身手。


  2019年,全县实现生猪出栏63.8万头,生猪调出22.6万头,生猪产值达到30.5亿元。  着眼巩固脱贫成效和长远发展,全县以“四个三”全力开启生猪产业全链建设。通过政府主导高位推动,龙头带动产业全链,合作社拉动农户参与产业发展的“三联动”创新代养方式,着力从管理标准、良种繁育、质量追溯“三体系”筑牢安全屏障,从“三社”融合活资源、农业保险兜底线、产销对接拓市场“三保障”提升发展能力,从供给、种养、生态的“三循环”推动生猪产业绿色发展。  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全县利用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及市场开发优势,培养一批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猪产业经营主体;整合资金6.8亿元用于生猪养殖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年出栏1000头生猪代养场287个,年出栏2000头生猪家庭农场27个,种猪家庭农场21个,建成国家级标准化生猪产业基地3处;建成年屠宰5万头生猪定点屠宰加工冷链物流体系,成功打造“贵猪、香嘎嘎、嘟嘟、苗王牌”等肉食品牌。  同时,全县按照“成片种、规模养、以养带种、以种促养、种养循环”的思路,将粪便生态化处置与粪便资源化利用,实现粪便污染“二化”处理,变养殖粪污为宝贵资源,通过“生态畜牧业+N”的高效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与养殖粪便进行干湿分离并加工转化,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生态与效益两手抓。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吴采丽

责任编辑 乔春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