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团 > 地方社团 >

湖北省东安县养猪协会

时间:2012-04-12 来源: 作者:


湖南省东安县养猪协会

东安县养猪协会组建于19986月,现有会员236人,其中56名省、市级科技示范户,会员遍布全县16个乡镇,聚集了全县的养猪大户、养殖能手。协会拥有固定资产61万元,有国家工商总局注册的“绿永安”牲猪商标。协会章程规范、组织健全、制度完善、管理有序。几年来,协会以“多养猪、养好猪、高质量、高效益”为目标,紧扣农村科普工作重点,大力开展科学养猪技术的普及和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推广、技术培训,贴心为农民服务,带富了一方百姓,工作扎实、富有成效。2005年被评为永州市农村科普工作先进单位;2005年被东安县委、县政府授予科普工作先进单位称号;2004年协会推广的“牲猪疾病综合防治技术”被东安县委、县政府授予农业新技术推广奖;20042005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县优秀农技协组织。原会长、现副会长王满元于2004年,被评为省劳模、全省“十佳青年星火带头人”;现会长魏本武、会员唐仁能2005年被评为市劳模,魏本武还被省委组织部、人事厅、省科协等10部门授予“湖南省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称号,并于2006年被市政府评为全市“十佳杰出农民。”由于协会成绩显著,贡献突出,省、市、县有关领导经常到协会视察指导工作,省、市电视、报纸等媒体多次进行了宣传报道,受到了省、市、县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好评。主要做法是:

一、狠抓了良种种猪引进推广,推动全县养猪业的发展

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是打破传统低效益养猪方法,推动养猪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协会一是下大力气狠抓良种种猪的引进推广,近两年中,帮助会员从全国有名的大中型种猪场引进长×大母猪、台式杜洛克公猪,新型配套系PIC种猪、皮特兰公猪等良种4000多头。现协会会长魏本武2001年投入16万元从北京引进世界著名优良种猪PIC配套系种猪38头,2004年饲养PIC母猪180头,向本县及邻县区推广种猪350多头。在协会的带动下,经过几年努力工作,全县的牲猪良种种猪从1997年的5430头已覆盖到全县,发展到3.56万头,良种率达到100%。二是在引进良种的同时,引进推广新的饲养管理技术、饲料科学配方、综合防治疫病等新技术18项,引进推广新优预混料、兽药、机械等新产品115个。主推的“中草药+程序免疫”方法进行牲猪疾病综合防治技术和无公害牲猪生产技术,极大地提高了牲猪的出栏率和品质,协会销售到沿海市场的“绿永安”品牌牲猪深受好评,供不应求。特别是协会严格按照农业部有关规定,大力推广了无公害牲猪养殖技术,规范了栏舍建造、水质、科学管理和防疫体系建设、兽药、饲料使用等。所有会员对牲猪饲养实行了科学管理,达到了三个100%,即:会员养殖的牲猪100%免疫;对已免疫的牲猪100%建档管理和100%的挂耳标,并带动全县农民步入到了科学养猪的轨道,协会被东安县委、县政府授予“农业新技术推广奖”。

二、围绕提高会员素质,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工作

为提高素质和水平,采取了“走出去,请进来,内部交流”等形式提高会员的素质。在协会会员中,已有8名会员参加了湖南农大畜牧兽医专业大专层次的学历培训,取得了大专毕业证书,先后19次组织810人次参加湖南农大猪新技术短训班;先后23次邀请湖南农大、福建农科院、华南农大、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唐人神集团公司、永州市畜牧水产局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学者来东安现场开展专题技术讲座、报告会49场次,参加培训人数6800多人次,同时协会还经常邀请县畜牧水产局、县科协的专业技术人员分片到全县各乡镇、村为畜牧养殖户开展技术培训,据统计,共举办培训班196期,培训了2.17万人次,98.6%的参训人员真正掌握了科学养猪新技术和过硬本领,养猪料肉比由过去的3:1提高到现在的2.6:1,牲猪出栏时间由原来的6-12个月缩短为现在的3个月。有的会员成为了“土专家”、“养猪状元”优秀的实用技术人才。新圩镇什田村村民唐良东原来是贫困户,有力气找不到致富门路,参加县养猪协会举办的培训班后,学到了养猪技术,在副理事长王满元的带领帮助下,2000年开始走上饲养良种猪之路,现饲养长×大母猪110头,年出栏肥猪2000余头,年收入达30余万元,成了当地有名的富裕户。通过协会狠抓技术培训,全县发展养猪专业小区10个,养猪专业村21个。大盛镇三角村是个穷山僻壤之地,1999年,协会帮助该村发展养猪产业,现已成为一个分会,全村养良种种猪1.3万头,年出栏商品肥猪2.1万头,人人有手机,户户盖新房,家家有摩托车,村、组、户有水泥路,成了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范。。

三、突出效益抓服务,当好会员的“后勤部长”

协会始终坚持按照“四自四统”的运作模式,即在协会的严格指导下,自建栏舍、自筹资金、自繁自养、自负盈亏和由协会统一引进优良品种、统一防疫程序、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牲猪销售,采取理事分片服务包干和会员一帮十制等有效措施,全力为会员和广大养猪户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一是抓准产前服务。大庙口镇1999年以前没有1户养良种猪,协会引导扶持该镇张利平、王清林等一批青年人养良种猪,带动了屯里、早禾田、南溪等村农户养良杂猪,针对该镇作为新区养猪户分散、养猪新手多、技术掌握不够、数量不太多、销售困难的问题,县养猪协会专门确定人员座阵服务,从引种、传教技术、销售全程服务,帮助培养技术骨干,现在屯里村、早禾田、南溪等村80%的农户养了10头以上良种母猪,家家建了沼气池,建有果园,成了全县有名的生态文明村。协会做到了统一引种,严禁喂违禁药品关,打造“永绿安”东安牲猪品牌,拓展牲猪生产、销售市场份额;二是抓实产中服务。通过会员联系卡,畅通了会员与理事、协会与市场的紧密联系。按照理事分片包干和会员一帮十制度,为养殖户抓好引种、防疫、技术、销售、信息等方方面面的各项服务工作。按照无公害牲猪生产要求,指导510户养猪大户设计建造猪场,新扩建猪舍201万平方米,为养猪户解决生产中技术问题16470个。理事长魏本武无偿为3040名前来学技术的村民传授养猪技术,扶持了51户贫困户养猪脱贫致富。他研制的“白头翁散加减中药”防治仔猪黄白痢疗效非常好,在全县推广后,仔猪死亡率大大减少。理事会人员除了每个制度召开一次议事会之外,每当重大疫情出现之前都要召开紧急会议安排部署防控措施,挑起了全县牲猪疫病防控重担,令畜牧业务部门和领导满意放心。每当会员或养猪户生产中出现难题时,协会立即进行会诊解决。2003年春,新发展的养猪户叶军大猪场猪突然发病,来势凶猛,用抗菌素无效,理事会诊确定为附红细胞体病,采取相应措施后很快得到了控制,减少损失5万余元。三是抓活产后服务。为拓展牲猪销售市场,理事会成员多次到广东、广西、深圳、海南等省、市搜集市场信息,积极主动寻找合作企业和牲猪销售供应商,使东安县的牲猪销售非常畅通,现在东安养猪协会与广东省农贸公司签订了长期供销合同,还有几家大型加工厂争相与协会签订合同,使全县良种商品猪销售顺畅,且价格每公斤比邻近县区高0.1元以上。通过协会开展的养猪技术培训和传、帮、带作用的充分发挥,影响和提高了农户养猪积极性,广大会员和农户称赞协会是探讨养猪技术、提高生产效率、抵御市场风险、协调矛盾的“娘家”,是名符其实的好“后勤部长”。

四、大力开展科普宣传

为了提高人们对科学养猪技术的学习积极性,扩大协会的影响力和辐射带动力,几年来,协会每年组织开展了送技术、送信息下乡活动,先后举办了科技致富现身说法大赛,评先十佳会员在电视上播放,召开年会,举行养猪新技术讲座,每场科普宣传活动都能吸引很多村民参加。例如:20056月市场猪价下滑,部分乡村发生新的疫情,部分养猪户和村民感到茫然,严峻形势下,协会聘请福建省农科院李大春教授、市畜牧局郑孟生高级兽医师讲授了国内外牲猪发展态势及新疫病的防控措施,350多户养猪户参加聆听,受益非浅。卓有成效的科普宣传,提高了人民对养猪产业的认识,增加了养猪兴趣,夯实了发展养猪产业的基础。

五、取得的成效

经过协会几年的努力,科普工作成效显著,广大会员和农户科技素质大大提高,科学养猪的能力不断增强,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养猪产业的发展。协会带动发展养猪大户738户,其中年出栏1000头以上的125500头以上210户,100头以上的403户,涌现出“一村一品”专业养猪村21个。全县仅2005年牲猪出栏达61.3万头,创产值5亿多元,其中,协会会员出栏50万头,占全县出栏牲猪总数的75%,产值达3.7亿,利润达5000万元。养猪业的发展,架起了会员、农户致富奔小康的金桥。日前,魏本武、刘千帅、叶军、陈昌辉等一批养猪大户年户平出栏商品猪5000余头,户平年收入80余万元。一般的养猪户会员年收入达3万元以上,人平年收入8千元以上,高出全县农村人平年收入的50-60%。已形成规模的养猪户年收入达40-60万元。协会为农民架起了致富的桥梁,为推动本县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