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内 >

新冠肺炎、非洲猪瘟、草地贪夜蛾……这些因素对我国农业影响几何?

时间:2020-06-05 来源: 经济日报 作者:佚名



  6月3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在京联合举办《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0》(以下简称《报告》)发布会。《报告》认为,守住“口粮绝对安全,谷物基本自给”的战略底线是中国谷物产业最根本的竞争力目标。同时,园艺作物和禽类产品等农产品的竞争力目标是积极主动参与国际竞争。

  《报告》显示,在新冠肺炎疫情给国民经济造成冲击的特殊时期,农业—食物系统受到的影响较小,农业—食物系统的“战略后院”、“压舱石”和“蓄水池”作用更加凸显。作为基础产业,农业具有显著的产出乘数效应,为3.4,即农业GDP增加1个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将增加3.4个单位。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加快补齐农业短板,支持农业—食物系统中小企业,尤其是餐饮和住宿等受冲击较大的行业的创新发展,将有利于促进宏观经济增长和拉动就业,增加农民和农民工收入。

  《报告》认为,生猪产能恢复受到非洲猪瘟疫情、新冠肺炎疫情、进口关税调整、中美贸易谈判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受到非洲猪瘟影响,2019年全国生猪产能大幅下滑,猪肉产量4255万吨,同比下降21.3%,猪肉进口量增加至210.8万吨,同比增长75%。2020年,非洲猪瘟疫情对生猪养殖业的影响将逐步趋弱,正常情况下,预计生猪产能到2020年底可基本恢复至常年水平的80%以上,2022年基本恢复到2017年正常水平。然而,新冠肺炎疫情突发导致屠宰场关闭,饲料、仔猪、生猪和猪肉运输困难,生猪生产周期受到影响。

  中国农业产业模型的模拟结果表明,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导致2020—2022年猪肉产量比无疫情的情景下降2个百分点,猪肉供需缺口扩大。2020年猪肉进口关税暂时下调政策将有利于增加猪肉进口,预计增长40%,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国内猪肉供需矛盾。综合考虑新冠肺炎疫情和猪肉进口关税下降影响,2020年,猪肉进口量将可能接近400万吨。建议坚持“两疫”防控和生猪稳产保供两手抓,加强技术指导提高能繁母猪繁殖效率,加快生猪产能恢复进程。

  《报告》指出,草地贪夜蛾可能使2020年中国玉米产业面临减产风险。草地贪夜蛾从2019年1月11日在中国云南首发之后,截至10月8日,草地贪夜蛾已侵入中国西南、华南、江南、长江中下游、黄淮、西北、华北地区的26省1518个县,玉米发生面积为近1600万亩。农业农村部在2020年2月发布的《2020年全国草地贪夜蛾防控预案》,预计2020年发生面积在1亿亩左右。2020年中国玉米产业可能面临草地贪夜蛾导致的减产和进口增加风险,预计全国玉米产量损失小于2.5%。(经济日报记者常理)


责任编辑 乔春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