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内 >

全国政协委员刘永好:多措并举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4-03-11 来源: 中国经营网 作者:佚名



  2024年全国两会之际,《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针对生猪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相关建议。

  他认为,猪肉是中国老百姓消费的主要产品,养猪业也是农产业的最重要的部分,保证猪肉的合理价格和充分供应是一件重要的事。

  同时,围绕着畜牧业,刘永好在数字化节粮、提升数字养殖水平等方面提出多项建议。

  推动养殖企业转型升级

  “猪肉是中国老百姓消费的主要产品,养猪业也是农产业的最重要的部分,保证猪肉的合理价格和充分供应是一件重要的事。”刘永好说。

  刘永好表示,2023年对生猪养殖行业是备受考验的一年,也是自2014年以来首个算总账全年亏损的年份。全国生猪出栏72 662万头,比上年增长3.8%;猪肉产量5 794万t,比上年增长4.6%,处于201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从养殖收益看,猪价长时间低位徘徊,全年生猪养殖头均亏损76元,进入猪周期底部期,全国绝大部分养殖户和农牧企业都亏损,大型猪企资金链吃紧,资产负债率持续走高,个别大型猪企被迫重组。

  这几年,生猪产业加速转型升级。相关数据显示,生猪养殖规模化率将超过60%,能繁母猪存栏量4 142万头,在生产效率提高的情况下,肥猪出栏量与市场消费量的不匹配是造成猪周期低谷期拉长的原因。

  在政策端,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优化生猪产能调控机制”,农业农村部在落实一号文件部署的实施意见中提出要“优化调整生猪产能;以及完善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适度放宽调控绿色区间下限;督促地方稳定用地、环保、贷款等基础性支持政策”。

  在行业大背景下,为推动生猪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刘永好提出三点建议,分别是推动养殖企业转型升级、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以及促进猪肉消费升级。

  对于如何推动养殖企业转型升级,刘永好认为,支持行业内部通过资产流转、股权投资等方式盘活现有资源,加强存量资产优化整合;进一步完善和提高生猪养殖在环保、土地、安全等方面标准,引导规模化猪场向智能化、绿色化、高效化转型,引导中小养殖户向标准化、现代化转型,推动行业整体转型升级。

  同时,他认为,扩大生猪养殖相关数据的统计和开放范围,提升数据的完整性、时效性和可用性,引导生猪养殖企业合理安排生产,顺势顺时出栏,在某些地区建立由国有企业或政府投资平台主导或参与的生猪养殖保供基地,在稳产保供的同时减少周期波动推动猪肉供需回归均衡。

  数字化节粮提效

  “畜牧业上游连着粮食安全,下游连着老百姓的肉蛋奶供应安全。当前我国口粮安全已有基本保证,饲料用粮安全成为粮食安全的主要矛盾。”刘永好说。

  据统计,2023年我国进口大豆9 941万t、比上年增长11.4%,占全部粮食进口量的六成以上。而大豆超过2/3的价值是豆粕,重点满足饲用需求。

  从政策端也可以看出节粮的重要性。在近两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都将全链条节粮减损作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例如在202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就提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持续深化食物节约各项行动。比如推进全链条节粮减损,健全常态化、长效化工作机制。挖掘粮食机收减损潜力,推广散粮运输和储粮新型装具等。

  而饲料节粮关系着畜牧业的高质量发展。刘永好表示,国内扩产大豆的成本很高,需要在稳住大豆产能的同时,加速挖掘育种、饲料和养殖管理环节的节粮潜力。

  不过,刘永好认为,比如在饲料领域,国内多数的饲料企业还在用国外配方软件,数字化配方技术能实现自主化的屈指可数,数据库建设上,还有很多细分畜种和原料的营养规律没有摸清。在养殖方面,真正能实现数字化决策的智慧猪场较少,科研院所的人才技术优势与企业的场景优势融合受限。

  在此背景下,以数字技术推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和节粮减损的应用潜力非常大。对此,刘永好建议,加快数字化生物育种创新体系布局。采取政府资金、院所人才、企业场景相结合的三位一体创新模式,建设IT+BT融合的智能育种研发体系。推动生物大数据、智能设计等基础算法和模型研发,构建IT驱动的生物育种创新体系。强化龙头企业为创新主体,支持涉农企业建立实验室和研发设计中心,推动数字化生物育种新业态发展。

  此外,他建议,支持自主化营养数据库、配方软件的开发应用,用政策资金引导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开展各有侧重的配方数据库建设、科研院所开展公益性的数据库建设,同时支持企业自主错位开展特色数据库建设,减少对外部软件和数据库的依赖,降低“卡脖子”风险。对饲料养殖企业的软硬件技术改造给予资金补贴和支持。

  而在加快数字养殖建设时,加强数字化畜禽养殖平台和智能装备研发推广也十分重要。对此,刘永好给出几点建议,比如引导科研院所打开人工智能、大数据的算法和技术库,企业打开精准饲喂、估重、生物识别、清粪、环控、巡检、防疫的场景库,推动场技融合,立足真场景开展项目立项;集中力量攻破浪费多、损失大、效率低的真痛点,开发“杀手级”应用;支持院所与企业合资建立专业化的服务机构,市场化推广科企融合产生的成果,包括联合开发的科研体系、创新算法、智能装备等,带动行业整体数字养殖水平上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图片,文字等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版权,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责任编辑:乔春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