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轶事 >

双学士学位高材生回乡当“猪倌儿”

时间:2016-06-24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在我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暨“三爱”主题教育活动现场会上,一位来自奈曼旗蒙龙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80后”蒙古族大学生赵磊——拥有双学士学位的高材生,谢绝企业的高薪挽留,甘愿回家做“猪倌儿”,赵磊的打拼经历令人刮目。

  2002 年,赵磊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内蒙古工业大学,在校期间成绩优秀,多次获得奖学金,并担任学生会副主席。2006年,赵磊毕业时获得管理学学士和工学学士双学位。经过严格考核、筛选,被“乳都”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聘任为销售经理,负责华中地区市场营销工作。开展营销两年来,他负责的市场年销售额由 3800万元上升到6000万元,多次受到公司的表扬和奖励。

  2008年春节,赵磊回家探望父母,看到家乡父老仍用靠天吃饭的方式耕作,科技含量低,很多剩余劳动力无事可做,大量秸秆浪费,部分土地闲置,很多猪舍空空如也。赵磊看在眼里,一个想法悄然萌生。回到公司后,经过深思熟虑的赵磊坦诚地向领导谈了自己的想法,谢绝了高薪挽留,毅然回到家乡创业,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

  奈曼旗沙日浩来地区的环境很适于发展养殖业,赵磊从提高经济效益这个角度考虑,决定饲养野猪。他先后到黑龙江、吉林和山东等地野猪养殖场实地考察,并对北京、天津等地的销售市场进行调研,证明特种野猪养殖是投资少、见效快、利润高,益于乡村致富的好项目。

  然而万事开头难。首先遇到的就是亲朋故友和家人的反对,一个拥有双学士学位的大学生、知名企业的销售经理,却要回家养猪当“猪倌儿”,这书不是白念了吗?乡里乡亲说三道四,舆论压力扑面而来。赵磊坦言道:“我辞职养猪不是为了一己私利,更重要的是想让贫困落后的家乡父老早日脱贫致富,只要家乡富起来,值得!”资金是他遇到的第二大难题。在贫困的村庄里,他们的五口之家,父母供其三兄妹读完大学便已倾尽所有,而赵磊在两年的工作里积攒的原始资金也很微薄,他东奔西走,找亲求友,筹措资金100多万元。当年夏季,村里帮助他选一片20多亩荒地,他和工人们顶着炎炎烈日,打井、上电、建房……经过四个多月的艰苦奋斗,建成了标准的特种野猪驯养基地,从大兴安岭和长白山引进标准种猪100余头。

  根据消费者的饮食需求,赵磊为自己的产品定位“绿色、营养、野味、保健、经济”。在野猪饲养过程中,赵磊走的是有差异化的无公害特色养殖路,采用“圈养+散养”的饲养方法,刚出生的小野猪,在圈舍里生长到25公斤以后,散放到树林场地实施散养,自由活动和觅食,散养场命名为“野猪林”。在精饲料方面,自己种玉米、大豆和苜蓿草等,依据科学配方,不用任何添加剂。春夏秋三个季节,场内员工上山挖野菜、割野草实行无公害饲料喂养,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肉质鲜嫩,有良好的口感。赵磊养的野猪不急于求成,确保在12个月以后出栏,肉实味美。“蒙龙特种野猪繁育基地的野猪,瘦肉率很高,肉香而不腻,入口很有嚼劲,吃起来有筋头巴脑的感觉。”品尝过这种野猪肉的客户如此评价。

  从2008年到现在,赵磊饲养的野猪出栏2200多口,畅销北京、辽宁、天津,产品供不应求,销售额达7位数。直接和间接安置200多名农民工,先后有30多名大学生前来考察,他们都准备饲养野猪,为自己的家乡脱贫致富做贡献。

  赵磊的野猪养殖获得了成功,下一步他要甩开膀子大干一场,把事业做大做强。为了方便家乡和周边地区的百姓饲养野猪,实现精准脱贫的梦想,赵磊成立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由合作社提供种苗和饲养技术,发展野猪养殖户。在北京设立销售公司,协助养殖户销售,放眼全国市场。对产品精准定位,进行有机食品认证,创自己的品牌,走高端经营路线,为地区百姓精准脱贫做出新贡献。赵磊本人先后获得了“沙日浩来镇种养业标兵”“奈曼旗十大杰出青年”“通辽市青年创业能手”等荣誉称号。2012年8月他被选为共青团内蒙古自治区十三次代表大会代表,2013年1月,国家农业部和团中央联合颁发了“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荣誉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