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轶事 >

废弃猪舍种食用菌昔日养猪大村谋转型

时间:2016-08-11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佚名


原标题:废弃猪舍种食用菌昔日养猪大村谋转型

  六祖镇洒落村曾是养猪大村,但由于各种原因,大量养猪场或倒闭或关停,闲置、废弃猪舍近万平方米。2016年,洒落村被省定为新兴县15条相对贫困村之一。如何盘活近万平方米猪舍,发展新的特色产业,成为驻村扶贫工作队首要直面的问题。

  根据闲置、废弃养猪场较多的实际情况和该村的地理气候条件,驻村扶贫工作队结合“两学一做”教育实践活动,强化党建带动引领作用,激活产业发展要素,加快村集体产业结构转型步伐,探索发展食用菌种植等特色产业项目,以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促进村集体经济增长。

  盘活资源

  谋划发展新特色产业

  洒落村距六祖镇圩镇3公里,位于集成与船岗的交界处,人口1800多人,下辖2条自然村9个村小组,曾是远近驰名的养猪大村。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前,洒落村全村养猪数量达3万多头,全年销售肉猪收入达4000多万元。然而,正是这样的一个养猪大村,为何在2016年被省定为新兴县15条相对贫困村之一?

  “养猪是洒落村村民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之一,但近年来这个经济收入来源已逐渐减少。”究其原因,是前几年猪价不景气和环保法规愈加严格。洒落村党支部书记黄子斌分析,洒落村养猪基本上是采取自养自贩模式,2011年后,受猪价下跌的影响,不少养猪大户亏损严重,欠下了巨额的“饲料”债务,被迫退出养猪市场。

  另一方面,洒落村位于船岗河支流梧村河沿线,与六祖故里旅游度假区、竹院庵等毗邻,随着近年来环保法律法规愈加严格,不少养猪场由于环境污染问题被关停。“许多养猪户也明白,在当前的环保要求下,自养自贩的养猪模式难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因此也主动关停。”黄子斌分析。

  养猪场倒闭或被关停,养猪户经济收入减少,而帮养猪户打工的村民也少了份收入。2015年洒落村全村农户人均纯收入6560元,贫困户人均纯收入为3650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2600元。

  “曾经的主要收入来源少了,环保底线是新形势下的新要求,必须照办。但当务之急是另寻出路,发展新的村庄支柱产业,以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发展集体经济。”在黄子斌看来,重操养猪旧业已经不可行,应该因地制宜,借助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契机,大力发展投入小、见效快的产业。

  初步意向

  废弃猪舍转种食用菌

  2016年,新兴县全面打响三年脱贫攻坚战。在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洒落村被省定为新兴县15条相对贫困村之一,由高明区委统战部、区民政局、区工商联、中国建设银行云浮市分行等对口帮扶。精准脱贫工作开展后,来自中国建设银行云浮市分行的驻村第一书记顾秋耀,来自高明区委统战部的驻村工作队长姚万军及村委班子组成扶贫工作队,开始谋划洒落村的“产业扶贫”之路。

  根据驻村以来的调查和思考,扶贫工作队有了一些想法:能否因地制宜,把闲置、废弃的猪舍利用起来,发展食用菌种植?据不完全统计,洒落村现有闲置、废弃的猪舍近万平方米。“洒落村有大量闲置、废弃的猪舍,而且村庄位于低洼地,气候较为潮湿,适合食用菌的生长。”姚万军告诉记者,有了这个初步的思路后,扶贫工作队马上组织调研考察,探寻食用菌种植项目的可行性。

  7月下旬,驻村扶贫工作队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组织洒落村“两委干部”及村民组长、农民代表及村致富能手等15人到佛山市高明区某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示范基地参观、考察,学习食用菌种植的先进技术、经验。期间,考察组对食用菌产业发展情况、生长规律、生长条件、栽培技术和发展经验等有了深刻了解,并就怎样发展特色种植、如何结合本地气候条件种植食用菌等向相关企业、合作社请教学习。

  “食用菌的产业前景及其带来的经济效益,对考察组的触动很大,”姚万军说,食用菌项目投入较少,见效快。随后,扶贫工作队及村委会将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进一步商讨如何发展本村的食用菌种植项目。

  党建引领

  变“要我干”为“我要干”

  在姚万军看来,产业帮扶是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手段之一。“一村一品、一村一产业”是扶贫工作队早前明确的发展思路,在发展洒落村食用菌特色种植产业这个构想中,通过“支部+公司+合作社(示范基地)+农户”的模式,引进高明区相关食用菌种植企业,成立洒落村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农户以闲置、废弃的猪舍等资源出租或入股,做强经济实体,带动贫困户就业创业,从而促进村民和贫困户增收致富。

  “另一方面,村集体也可以资金入股食用菌种植企业,率先打造食用菌种植示范基地,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姚万军说,目前,扶贫工作队也正在和高明区相关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和企业进行接洽,若达成合作意向,将率先打造食用菌示范基地,一旦取得良好效益,再以点带面铺开,争取以最低的风险,发展壮大食用菌种植特色产业。

  然而,有项目,更要有人干。顾秋耀认为,扶贫先扶智,也要扶“志”。要发动村民和贫困户参与进来,关键还得提高贫困户的思想认识,改变落后观念,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在洒落村的“产业帮扶”之路中,党建的作用,尤其体现在明确发展思路、提高思想意识和改变落后观念上。

  经过精准识别,洒落村全村共有贫困户49户143人。“扶贫先扶智”的任务,就落在了2个党支部、54名党员身上。为了明确、落实责任,扶贫工作队及村党支部采取“党员——贫困户”一对一或多对一的方式进行引导和教育,促使观念转变。“有一次扶贫工作队去慰问住院的老党员,老党员第一时间就是询问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及相关贫困户的情况。”顾秋耀说。

  值得关注的是,扶贫工作队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将党建引领的作用融入产业扶贫,强化村“三变”原则。坚持把“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作为整合农村发展资源、推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按照以基层组织为引领的“三变”理念,建立“支部+基地+农户”“支部+合作社+农户”“农户+支部+企业”等“三变”联动模式,推动“三变”全覆盖。同时充分运用普惠金融贷款、特惠贷等金融政策,让贫困户有“权”有“钱”参与“三变”。

责任编辑:王苗苗